随着日本消防业务的拓展,在原来单纯担负灭火任务的消防队的基础上,又组建了航空队、救助队和救急队三支特种消防队。这三支新生队伍和专职灭火消防队一起,为日本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了一道铜墙铁壁。
自昭和41年11月(1966年)东京消防厅组建第一支消防航空队以来,日本消防航空队已走过了36年的发展历程。
目前,除东京都以外,还有横滨市、川崎市、千叶市、大阪府、神户市、京都府等14个消防厅局也组建了消防航空队,共装备消防直升机27台。日本消防航空队主要担任灾害事故时空中救援、灾害现场情报收集以及森林灭火、远距离运送患者等任务。一直以来,该支队伍以其快捷、有效、安全的特点在各种抢险救援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京消防厅目前在东京立川市和东京江东航空中心设有两个消防航空基地,共装备有法国生产的大、中型消防直升机各3架。每架消防直升机都装配了高规格的电子导航系统,海、陆救助和救急器材,配有吸底式和吊桶式消防水箱。但为避免吊桶式消防水箱出现断索事故,最近,日本的有关法律规定禁止用吊桶式消防水箱进行远距离运水灭火。所以目前日本的消防直升机都改用了吸底式消防水箱。这种水箱的特点是,即可垂直放水灭火,也可利用固定伸缩水枪进行水平射水灭火。
目前,东京消防厅航空队担负的任务十分繁重,消防直升机的利用率也相当高。平成9年至平成13年(1997年至2001年)的5年间,东京消防厅航空队共开展灭火、救助、救急、警戒等各种活动32,342次。其中,还先后参加了平成9年(1997年)3月群马县安中市山林火灾和山梨县胜沼町山林火灾灭火、平成1O年(1998年)2月冬季奥运会救援、平成12年(2000年)三宅岛火山及新岛、神津岛近海地震救援等7次国内支援活动;平成9年(199霹)10月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发生后,还开展了一次海外消防紧急救援活动。另外,东京消防厅航空队的飞行安全T作也十分出色。该队白成立以来至平成14年(2002年)6月28日止,已安全飞行了50000多小时,飞行的距离相当于围绕地球270圈。
昭和55年(1980年)4月,横滨市消防局购买的第一架消防直升机开始服役,由于机场尚未竣工,2年内一直租用着东京消防厅航空队的机场。昭和57年(1982年)4月,在横滨市开通了日本国内第一个具有完备的航空灯引导系统,可以24小时任意起降的陆上直升机场(该机场为横滨市消防航空队和神奈川县警察航空队共同所有)。目前,横滨市消防航空队装备的是由法国生产的两架AS365N2同型号消防直升机,主要装备有一台机外高清晰度红外线立升的吊桶式水箱以及救助、救急器材。当发生灾害事故时,可通过消防直升机上的高清晰度红外线摄像机将灾害现场情况的录像通过卫星传输系统,直接传至消防指挥中心,为决策层提供第一手直观性视频资料。同时,还可利用直升机上的高音扬声器,对灾害现场的人群进行相对有效的疏散诱导。
平时,横滨市消防航空队除了开展抢险救灾活动外,还经常开展各种救助、灭火训练以及计时、夜间、野外、限地飞行训练,以提高消防航空队员的救助、灭火及驾驶水平。平成13年(2001年)中,横滨市消防航空队共出动728次。其中,紧急抢险救援、灭火164次,救助、飞行训练278次。共累计飞行531小时。
据了解,日本的消防航空队员由飞行员、机械师、救助队员、管理人员组成。飞行员的选取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具有直升机驾驶资格的日本自卫队员中选取;二是从一般消防职员中挑选优秀队员,送至航空学校学习两年后,考取直升机驾驶执照。而培养一个直升机飞行员的费用十分昂贵,在校学习期间共需3000万日元。机械师主要在获得机械专业文凭的大学生中挑选。救助队员和管理人员在各项素质较高的消防队员中选取。
在日本,除了设置了专业的消防航空队以外,还有北海道、青森县、爱知县、鹿儿岛县等36个道、县共装备了专用防灾直升机4O台,以备发生灾害事故时,进行紧急救援。
随着日本人口的增加,建筑物的高层化、深层化,高速道路网的扩大,地下铁路的延伸以及沿海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特别是地下街道的日益繁华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使得灾害事故时的抢险救援工作慢慢的变复杂、艰难。为此,昭和36年(1958年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实施后,日本各地消防本部先后在消防署开始设立消防救助队,开展火灾事故、交通事故、水难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机械事故、建筑倒塌事故、化学泄漏事故等各种艰、难、险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日本消防救助队的装备较为齐全。一般一个消防救助中队装配一辆专门消防救助工作车,配有一般救助、重量排除、切断、破坏、测定、呼吸保护、队员保护、检索救助等系列救助器材。肖防救助机动部队的装备更为精良。笔者在东京消防厅第八消防方面本部消防救助机动部队研修时看到,该队装配了地震专用救助车、特殊化学车、无人放水车、排烟高发泡车、高空喷水车、远距离大量送水装备车、照明电源车等21辆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救助车辆;并配有图像探测机、红外线探索仪、声音探测机、夜视仪、生命探测仪等各种高科技救助器材。横滨市特别消防救助队除配有地震专用救助车、无人放水车、排烟高发泡车等车辆外,还装备了特别救助工作车、耐热救助车、大型机动支援车等。
消防救助队员的训练难度大、强度高,十分辛苦。每年年初都由消防本部警防科的救助系制定全年的训练计划,各消防署再按照消防本部的年初计划,制定每个月的详细训练计划表。据了解,消防救助队员除了参加救助活动外,平时70%的时间用于进行各种救助训练或体能训练。为了更好的提高消防救助队员的救助水平,日本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救助技术大赛。各都县府、市町村也相应举行救助技术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比赛。
为了支援国际救援工作,昭和6O年(1985年),日本政府着手组建“国际消防救助队”,由总务省消防厅负责从全国各消防本部消防救助队员中选拔国际消防救助队员,并建立了国际消防救助队员登录卡。平时,被选取的国际消防救助队员在各自的消防本部工作,一旦接到国际紧急救援任务,就立即赶往集结地,接受派遣。国际紧急救援队在受灾国主要担任防灾计划定制、人员救助、救急医疗、防疫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目前,日本全国共有62个消防本部的599名消防救助队员被选为国际消防救助队员。昭和62年(1987年),日本还制定了国际紧急救助队派遣的相关法律,加强完善了这一国际救援机制。
据统计,日本国际紧急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11次海外紧急救援活动。1999年中国台湾发生大地震后,日本派出了11个消防本部的46名国际消防救助队员参加救援。
在日本,高危病人和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急工作原本也是由医院和民间机构担任。后来,日本政府为充分的发挥消防部门的综合效能,经过仔细修改法律,将这项工作定为消防部门的法定任务。现在,经常能够正常的看到白色的消防救急车忙碌地穿梭于大街小巷,消防部门的业务量也由此开始剧增。平成13年(2001年),日本全国消防部门开展医疗救急活动4184,121次。医疗救急的出动次数已占到消防总数出动数的82.9%以上。消防救急队员已成为一般老、弱、病患者眼中的“救星”。
一支救急中队一般由一台消防救急车和3名消防救急队员组成。消防救急车一般分普通救急车和高规格救急车两种,车上配有伤员搬用、观察和处置三类器材。部分消防本部还在}肖防救急车装有GPS全球定位系统,以提高救急效率。消防救急队员分救急救命士和普通救急队员。救急救命士的资格取得十分严格,必须在救急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或实践工作累计2000个小时之后,才可申请参加消防本部的选拔考试,合格后,进入专门学校脱产学习6个月,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救急救命士资格考试。一旦通过救急救命士资格考试,就可终身从事该职业,不须轮换工作岗位。但消防救急队员工作相当辛苦。8月7日,笔者曾在神奈川县相模原市消防本部南消防署驻署研修时,常常看到消防救急队员在吃饭时间接到出动指令,等送完病人回来时,饭早已冰凉。尤其是晚上,平均要出动3次以上,每次均需6O分钟至9O分钟,救急队员的睡眠经常严重不足。
消防救急工作程序也十分严谨。正常的情况下,消防救急队员赶到现场后,对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做测量,诊断基本症状,并与最近的指定的救急救命中心取得联系,确定诊断医生后,再将患者送往医院。如果患者病情严重,需要采取注射、电击心脏和疏通呼吸道等手段时,必须与医院联系,取得医生的同意后,才可实施。患者被送到医院后,消防救急队员必须将患者的基本情况详细地向主治医生报告,在得到主治医生的同意后,方可离开。一起救急任务才算全部完成。
目前,日本消防救急队在全面实施“7分钟救急体制”,即接到求助电线分钟内赶到现场,使市民受到更快、更好的医疗救急服务
曾在日本留学三年的吃货一枚,喜欢网罗分享日本时尚服饰美妆、美食旅游、前沿资讯、趣事玩乐都有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