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线游戏行业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在线游戏、过度消费等现象,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好影响,社会反映强烈。规范在线游戏服务,引导在线游戏企业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在线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是贯彻落实习关于青少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促进在线游戏繁荣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举措。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实行在线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所有在线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才可以进行游戏账号注册。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在线游戏企业应建立并实施用户实名注册系统,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实名注册的新增用户更好的提供游戏服务。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2个月内,在线游戏企业须要求已有用户全部完成实名注册,对未完成实名注册的用户停止提供游戏服务。对用户更好的提供的实名注册信息,在线游戏企业一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妥善保存、保护,不得用作其他用途。
网络游戏公司能够对其游戏服务设置不超过1小时的游客体验模式。在游客体验模式下,用户无须实名注册,不能充值和付费消费。对使用同一硬件设备的用户,在线游戏企业在15天内不得重复提供游客体验模式。
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在线游戏时段、时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在线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在线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允许超出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允许超出1.5小时。
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在线游戏企业须采取比较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在线游戏企业不可以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更好的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在线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允许超出50块钱,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允许超出200块钱;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允许超出100块钱,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允许超出400元人民币。
切实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本通知前述各项要求,均为在线游戏上网出版运营的必要条件。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属地网络游戏企业以及它在线游戏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未落实本通知要求的在线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协调有关执法机构做好监管执法工作。
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在线游戏企业应从游戏内容和功能的心理接受程度、对抗激烈程度、可能会导致认知混淆程度、可能会引起危险模仿程度、付费消费程度等多维度综合衡量,探索对上网出版运营的在线游戏作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并在用户来下载、注册、登录页面等位置显著标明。有关行业组织要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具体标准规范,督促在线游戏企业落实适龄提示制度。在线游戏企业应注意分析未成年人沉迷的成因,并及时对造成沉迷的游戏内容、功能或者规则进行修改。
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在线游戏的教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在线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本通知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所称在线游戏企业含提供在线游戏服务的平台。
近年来,我国在线游戏业发展迅速,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明显问题,我们开展相关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了本《通知》。《通知》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足表现社会效益优先、未成年人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防沉迷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提出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在线游戏的工作要求和具体安排,明确了在线游戏行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通知》在集中解决明显问题基础上,强调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责,推动社会各界协同治理、有效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管共治。《通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和改进在线游戏管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营造风清气朗的互联网空间,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和切实作用。
一是实行在线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目前,游戏用户实名注册方式包括手机号、微信号、身份信息等多种方式。但实际使用中,不少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号、微信号注册游戏账号,导致针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度难以真正落地。为此,《通知》要求严格实名注册,所有在线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才可以进行游戏账号注册。
二是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在线游戏时段时长。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允许超出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允许超出1.5小时。具体标准主要是从合理分配未成年人日常作息时间角度提出,除去正常睡眠、学习、用餐及文体活动时间外,区分节假日和其他时间,对游戏时段时长予以限定。这一规定既是对在线游戏企业和平台的要求,也是对监护人履行未成年人监护义务的指导。
三是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规定在线游戏企业不可以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更好的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在线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允许超出50块钱,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允许超出200块钱;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允许超出100块钱,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允许超出400块钱。主要参考《民法》总则中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分,以及有关方面就家长对孩子使用在线游戏消费限额意愿进行的抽样调查,并适当考虑目前未成年人实际付费状况。
四是切实加强行业监督管理。要求对未落实本通知要求的在线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
五是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随网络游戏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在题材、内容、玩法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不适宜未成年人体验的问题。《通知》要求在线游戏企业从多维度综合衡量,探索对在线游戏予以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帮助未成年人、家长和老师等更好区分在线游戏,引导未成年人更好使用在线游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适龄提示并不等同于西方的分级制度,决不允许色情、血腥、暴力、赌博等有害内容存在于面向成年人的游戏中。
六是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在线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没有监护人的有效监督约束和陪伴陪护,有关制度的落实必然会大打折扣。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通知》印发后,关键要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把各项规定落实到位,让防沉迷的要求落地见效。
一是做好宣传解读。国家新闻出版署将通过组织研讨、培训等形式,向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做好阐释解读,组织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通知》,准确把握相关内容和要求。
二是强化督查落实。各地各单位要统一认识,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切实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通知》明确规定各属地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对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协调有关执法机构做好监管执法工作。对《通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属地管理部门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对落实情况要及时报告。
三是完善配套制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在线游戏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推进,不断研究完善相关做法。目前,相关方面正抓紧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立法与修订工作,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在线游戏的要求写入法律法规,为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正与公安部对接,牵头建设统一的身份识别系统,为游戏企业提供游戏用户身份识别服务,以准确验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我们还将逐步完善和丰富身份识别系统的功能,实现跨平台使用在线游戏时间的数据互通,以掌握每一个未成年人跨平台使用游戏的总时间并予以约束。随网络游戏载体形式和服务方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制度设计,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让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